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加快和规范我市智慧停车平台建设的建议》(第0373号)的答复
沈建建议〔2022〕33号
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加快和规范我市智慧停车平台建设的建议》(第0373号)的答复
姜成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和规范我市智慧停车平台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快推进沈阳市智慧停车平台建设
根据沈阳现有停车状况,结合以往城市级智慧停车建设经验,现已做出一整套智慧停车系统的建设方案,包括联网平台,开放平台,云平台,静态交通大数据可视化平台等平台的搭建,在政府规划工作的持续推动下,通过车场联网将车场数据逐点逐面的上传至平台,全面整合城区停车资源,实现了数据整合,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展示等功能,为政府、企业提供辅助决策,行业管理依据。
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重点赴借杭州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按照“打造全市一个停车场”,实现沈阳市停车资源合理规划、停车资源统筹管理、停车服务标准规范、停车信息透明公开、公众服务有效保障的建设思路,委托北京数字政通公司具体开展场景开发建设工作,并于去年9月29日“好停车”应用场景正式上线运行。
二、增加智慧停车智能化
“好停车”应用场景移动客户端作为我市“盛世通”APP内嵌功能模块,涵盖了停车服务、停车资源、停车监管、停车经营4大板块,包括公众服务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联网平台、开放平台、统一支付清分平台、停车监管平台、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数据协作平台、增值运营平台在内的9大支撑平台。实现了查询停车场、停车导航、先离场后付费、车辆绑定、账单查询等相关功能。并且在杭州等先进城市现有功能基础上,我市的“好停车”应用场景进一步增加了车位预约、停车场服务评价等功能。
三、增加智慧停车范围
为使“好停车”众多功能在我市停车场中全面发挥作用,我局制定了《沈阳市“好停车”信息平台推广工作实施方案》,发布了《停车场(库)智慧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积极组织各地区开展经营性公共停车场信息接入工作。截至目前,全市963家经营性停车场的收费标准、泊位数量以及26.9万个停车泊位的地理位置等信息已全部接入“好停车”应用场景。其中,576家经营性停车场、19.03万个泊位已与“好停车”实现互联互通,占泊位总数的70.7%,涉及商业、办公、居住等片区用户可通过“盛世通”APP随时查阅停车场空闲泊位等信息,真正实现智慧停车。
四、完善平台建设,加强平台的运用宣传
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通过网格化管理等方式,加大信息接入等各项工作,让群众更多感受到数字赋能带来的成效。一是结合我市停车规划,将“好停车”场景接入工作纳入2022年缓解停车矛盾工作方案,具体将全市区域划分361个单元网格,组织各地区安排专人推进单元格内停车场信息接入工作。二是持续加大与停车场经营企业的沟通协调力度,加强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鼓励停车场主动接入“好停车”应用场景。三是组织相关部门切实做好“好停车”应用场景的推广,增加群众使用“好停车”应用场景的积极性,进一步缓解停车难和停车乱等问题,为沈城百姓出行创造便利条件。
五、规范智慧停车管理服务
智慧停车管理服务一般是指我市道路泊位,目前约有500余名巡检员通过培训上岗,统一工作服装、统一工作标准,为市民提供车辆巡查和必要的停车看护服务。如巡查未关门窗车辆、帮助车主维修车辆、更换轮胎、雪天支扶雨刷器、拾到车钥匙及背包等财务、汛期提醒高危路段车场驶离等。同时设立了客服热线,受理车主提供咨询答疑和纠纷处理。
目前我市道路泊位收费管理已经上线保险服务,并通过协助调取图片、视频等方式,为车主查找肇事责任方和提供保险理赔佐证,在无法查找有效证据的情况下,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妥善处理。为使广大车主能够顺利享受车位险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车位险理赔流程》,并印制包含“理赔流程”内容的挪车卡,宣传车位险处置流程,实现理赔案件一站式告知、一次性办结。该保险险种属全国首例道路泊位停车保险,目前已多次启动保险理赔程序,得到广大车主支持与认可。
六、规范智慧停车收费标准
我市路内停车收费分为三个标准,其中一类收费泊位3元/半小时,每日每次最高限价40元。主要为太原街、中街等车流密集、交通拥堵、停车需求大的核心商业办公区,约有2400个泊位执行该标准;二类收费泊位2元/半小时,每日每次最高限价25元。主要为三好、小北、北行等车流相对密集的区域型商业办公中心,约有4800个泊位执行此标准;三类收费泊位1元/半小时,每日每次最高限价10元。主要为中心城区中承担一定通行功能的街巷路两侧泊位,约有2.09万个泊位执行此标准。同时实行停车不足半小时不收费,晚7点至早7点之间不收费。同时推出了居住地认证及月票等方式,结合线上活动,开展各类普惠活动,向市民提供多种免费、折扣停车形式,多方面降低市民停车支出。
目前我市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停车场普遍价格为5元/小时,我市道路泊位一类价格略高于市场价格,调节重点区域停车路内向路外转移,二、三类区域低于市场价格,满足市民停车刚性需求的同时,规避僵尸车长期占用道路等问题,提高既有泊位周转率。
感谢您对我市智慧平台建设工作的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