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政府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电话:12319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 涉密信息严禁上网 |
您好,今天是:
欢迎访问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营商专栏

党务公开

局长信箱

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缓解停车难的几点建议》(第0530号)的答复

2022年10月08日 来源:沈阳城乡建设局

沈建建议202238


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缓解停车难的几点建议》(第0530号)的答复


宁先圣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缓解停车难的几点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现状基本情况

2021年底,我市开展了新一轮停车普查工作,聘请北京晶众科技、北京市规划院、沈阳市规划院等单位,运用信息化手段,联合完成了普查工作。经梳理分析,主要有6方面特征:一是总量基本平衡,能够实现11位;二是空间分布不均衡。统筹考虑区划边界、路长制管理、服务半径等因素,将中心城区划分361个停车单元,其中312个单元车位供给充足、49个单元供给不足(主要分布二环范围内,包括和平南市场、铁西霁虹等42个单元)三是时间分布不均衡。商场、办公、医院等公建泊位的夜间闲置率高(66%-80%空置),居住泊位的白天闲置率高(58%空置),错时共享条件充裕;四是路内泊位设置率高。3750条路段有路内泊位22万个,占泊位总量12.7%,与既有9个国家中心城市相比(平均5%)超量严重;五是违停现象严重。白天路内违停14.7万辆、夜间违停21.2万辆;六是夜间路外泊位闲置数高,达到50.2万个,占比35.3%(路外泊位142.2万个),其中,居住地下闲置泊位16.8万个、商业与办公闲置泊位约18.8万个、其他建筑闲置泊位约14.6万个。为实现停车序化,我市正在积极构建以配建停车位为主体,以路外公共停车位为辅助,以路内停车位为补充的停车供给体系。在停车需求较大地点设置公共停车场,正是我市规范城市停车秩序和发挥停车场功能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随路外停车泊位逐步增加,陆续取消路内停车泊位,动、静态交通的矛盾将会逐渐缓解。根据我市最新停车普查数据和《沈阳市停车综合治理专项规划》,做好 2022 年停车建设工作,打造良好的城市静态停车秩序。

二、改善措施与工作计划

(一)推广立体停车场库的建设应用

一是鼓励产权单位进行平改立对具备院落的产权单位进行梳理,在停车供小于需的区域,鼓励产权单位利用自有用地进行平改立,即平面停车场改造为立体停车场库,增加停车泊位供给能力;同时,按照市交管部门统一要求,鼓励扩容后的立体停车场办理相关手续,面向社会对外经营开放,缓解周边区域停车矛盾。

二是鼓励老旧小区建设立体停车场库。我市中心城区核心区(尤其是一环范围内)老旧小区分布较多,老旧小区建设时执行的机动车位配建标准为1989年公安部与建设部联合印发的《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配建标准较低、停车泊位缺口大,无法满足近年来机动化迅猛发展带来的需求。参考上海、成都、南京等城市经验,挖潜老旧小区地上、地下空间设置立体停车库,是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的主要措施之一,我市也将在老旧小区改造及城市更新项目中,研究推进立体停车场库建设。

三是鼓励公园、广场地下空间建设立体停车设施。在停车供需矛盾较大区域,利用公园广场硬铺空间建设地下立体停车设施,避免大规模移植树木,实现泊位增量。

(二)出台鼓励政策

我市已出台《关于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立体停车设施(场)政府补贴资金办法》,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实施专项资金补贴。享受政府补贴的公共立体停车设施(场)建设项目应满足五个条件,利用社会资本建设的公共立体设施(场);建设项目建设前列入我市停车建设年度计划;项目建设手续齐全,已通过验收,并已投入使用;已接入我市智慧停车平台;向社会公众开放。

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市将修编《关于鼓励利用自有用地设置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的办法》(沈政办发[2016]109)。将机械立体停车设备归类为临时停车资源,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用地、环评、施工等许可手续,建筑面积不纳入容积率计算范围,不再办理土地供应手续,免缴相关土地费用。

(三)规范停车收费标准

目前我市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停车场普遍价格为5/小时,我市道路泊位一类价格略高于市场价格,调节重点区域停车路内向路外转移,二、三类区域低于市场价格,满足市民停车刚性需求的同时,规避僵尸车长期占用道路等问题,提高既有泊位周转率。我市路内停车收费分为三个标准,其中一类收费泊位3/半小时,每日每次最高限价40元。主要为太原街、中街等车流密集、交通拥堵、停车需求大的核心商业办公区,约有2400个泊位执行该标准;二类收费泊位2/半小时,每日每次最高限价25元。主要为三好、小北、北行等车流相对密集的区域型商业办公中心,约有4800个泊位执行此标准;三类收费泊位1/半小时,每日每次最高限价10元。主要为中心城区中承担一定通行功能的街巷路两侧泊位,约有2.09万个泊位执行此标准。同时实行停车不足半小时不收费,晚7点至早7点之间不收费。同时推出了居住地认证及月票等方式,结合线上活动,开展各类普惠活动,向市民提供多种免费、折扣停车形式,多方面降低市民停车支出。

(四)完善平台建设,加强平台的运用宣传

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通过网格化管理等方式,加大信息接入等各项工作,让群众更多感受到数字赋能带来的成效。一是结合我市停车规划,将好停车场景接入工作纳入2022年缓解停车矛盾工作方案,具体将全市区域划分361个单元网格,组织各地区安排专人推进单元格内停车场信息接入工作。二是持续加大与停车场经营企业的沟通协调力度,加强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鼓励停车场主动接入好停车应用场景。三是组织相关部门切实做好好停车应用场景的推广,增加群众使用好停车应用场景的积极性,进一步缓解停车难和停车乱等问题,为沈城百姓出行创造便利条件。

(五)开展综合治理工作,序化道路空间

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将全市划分为361个停车网格单元,通过停车工作六步法,一格一策开展网格停车综合治理工作。停车六步工作法分别为摸底普查、扩容供给、智慧赋能、宣传引导、设施建设、长效管理,即先通过新建、盘活等措施,扩容泊位供给能力,实现违停入库基础保障;为确保新建停车场使用效率,通过设置U型栏、阻车桩等隔离设施,取消停车场周边路内泊位,确保步行与自行车交通两优先、两贯通、两分离;同步开展长效常态化执法管理工作,规范与序化路内停车秩序。

感谢您对我市停车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