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过程管理体系政策解读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建筑工地扬尘整治存在主要症结:一是建筑工地底数不全,主要是一些未批先建工地不易被发现;二是网格化管理体系虽然已建立,但整体落实仍存在盲区;三是安装在现场的各类感知设备,未被有效使用,整体未发挥出高效能。四是施工现场整体管理精准性和精细化不到位。
二、目标
推动我市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安装各类智能感知设备,构建智能监控和防范体系,提高科技治理能力,解决建筑工地扬尘治理顽症难题,带动我市建筑工地扬尘防治走向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实现项目台账逐步完全;各项管理措施到位;扬尘管控针对性强。
三、工作体系
一是形成网格:以目前我市属地化监管部门和市场化监管团队为网格检查力量,将全市建筑工地数量为基础,合理划分监管网格,实现全覆盖、无盲区的监管体系。
二是明确职责:市区建设局负责解决发现的扬尘污染问题,并及时对市级交办的扬尘案件跟踪落实整改;市场化监管团队负责对网格内建筑工地开展巡查,落实发现问题、上报问题、复查问题、宣讲法规职责。
三是完善标准。形成检查计划制定、标准、流程,突出解决扬尘污染不达标现场整治、处罚流程。
四是推进智慧监管。依托城市大脑赋能,完善优化沈阳市建筑工地网格化监管体系,不断实现流程再造,不断完善纵向问题承接和反馈、监管工地数据库、量化建筑工地扬尘管控考核得分标准。
四、工作量化
落实“定格、定人、定责、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论”原则,通过对标准与规范的严格落实与考核,实现市、区、站、员四级程序穿透、逻辑闭环。
五、工作程序
按照过程管理流程,形成各项工作程序: 一是建立问题发现程序;二是建立问题上传程序;三是建立问题交办程序;四是建立督办办理程序;五是办结上传程序;六是督考程序。
六、考核管理
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对数据的梳理分析,实施网格化层级管理,整体推动过程管理体系链条清晰、量化、可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