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关于打造我市“文化、艺术、非遗、网络”+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提案》(第0670号)的答复
张安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我市“文化、艺术、非遗、网络”+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特色小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特色小镇和特色乡镇的发展,2017年市委政研室联合市建设局,通过调研,形成了《小空间、大作为——关于我市特色乡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一文,市长姜有为做出了“不一定求多,突出几个、聚焦发力”的重要批示。
按照市领导指示精神,市建设局牵头起草了《沈阳市特色乡镇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并于2017年5月24日由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按照《方案》要求,市建设局牵头推进特色乡镇建设工作,将特色乡镇分为7种类型:休闲旅游型乡镇、历史文化型乡镇、民族特色型乡镇、现代农业型乡镇、美丽宜居型乡镇、现代制造型乡镇、商贸物流型乡镇,分类进行指导培育。并通过以点带面等措施,完成了法库县十间房镇、辽中区茨榆坨镇、杨士岗镇、康平县郝官屯镇等4个省级培育特色乡镇的“多规合一”试点和特色乡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争取到了1个国家级特色小镇(法库县十间房镇);在省政府公布的100个特色乡镇培育名单中,我市共有11个特色乡镇入选,其中有2个乡镇(新民市兴隆堡镇、法库县大孤家子镇)已经获批了省级特色乡镇,2个乡镇(辽中区杨士岗镇、康平县郝官屯镇)待批。
2018年,我市选取3个建制镇(法库十间房通航小镇、法库县大孤家子白酒小镇、新民兴隆堡健康养生小镇)及5个非镇非区的产业平台(沈北新区七星湿地生态小镇、沈北新区稻梦小镇、新民方巾牛村辽河湾蔬果小镇、浑南闫家村冰雪旅游满族风情小镇、于洪区玫瑰小镇),重点推进“3+5”特色小镇培育模式。利用城建计划资金,对8个特色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奖补,每个镇上限控制在1000万元。特色镇大多利用奖补资金新建道路、停车场、景观、路灯、给排水、供暖等设施,极大提升了物流能力、扩大了产业规模,带动农民就业。同时人居环境也得到改善,达到了产镇融合的效果。
此外,通过市、区县、乡镇各级政府共同努力、全体市民积极参与、上级政府大力帮助,我市特色小镇和特色乡镇建设整体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休闲旅游型乡镇:市文旅局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特色小镇建设和乡村旅游庄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建设补贴资金达1195万元,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各区县(市)涉及乡村旅游后备箱示范基地项目超过30处,具备特色产品的近20家,依托优势大力开发旅游产品。大孤家子依托沈阳爱新觉罗祖家坊酒业和老北味酒业,借助爱新觉罗皇家博物院AAAA级景区,借助白酒产业发展的优势,推进特色白酒小镇建设。二是历史文化型乡镇:市文旅局组织盘活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我市涉农非遗项目参加第五届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扶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组织开展包括少数民族和传统技艺类在内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康平县郝官屯镇以建设“辽金文化故里”为依托,争创辽金历史文化特色镇,加强引导,市场运作。多措并举,取得成效。三是民族特色型乡镇:市民宗局将2019年中央财政首批下达我市907万元资金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全部安排到民族乡村建设项目中,其中130万元用于支持康平县郝官屯镇小塔子村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小塔子将用其中的35万元资金按照统一风格改造10户民居,用95万元资金修建民俗展示馆,项目实施后,将实质性推进特色村寨建设。石佛寺街道重点打造锡伯族文化博览园项目,将立新朝鲜族村打造成集特色旅游、特色民宿、度假、养老、民俗文化为一体的朝鲜族特色文化主题村寨。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公主陵民族特色村庄,有60户蒙古族风格的民居,创建了蒙古族风情园。四是现代农业型乡镇:市农业农村局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开展标准化生产,对当年每获得1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0.3万元,1.5万元和3万元。并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沈阳市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三年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政策指导性文件,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沈阳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着力打造一批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涉农电子商务应用、物流配送体系完善、能开发市场销售终端、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农村电商龙头企业。五是美丽宜居型乡镇:市生态环境局继续与市自然资源局开展“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专项行动,印发了《关于联合开展“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的通知》。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将五龙山、卧龙湖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地区纳入到红线中进行统一监管,切实做好耕地污染源头治理工作,对空气质量、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大气污染治理、秸秆综合利用、断面水质达标和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等各项工作实时监测。康平县张强镇县依托宜居乡镇项目对镇区进行硬覆盖、美化、亮化。完成了四道号水库的加固工作,修筑了四道号水库周边的道路,完成了项目区的产业发展。六是现代制造型乡镇:市农业农村局推广新民市大民屯镇的“互联网+农业”模式,建立线上订购、线下配送综合平台;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开展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具有沈阳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加强商贸物流型乡镇建设,支持动物、水产养殖业发展,积极开办农产品展销会,扩大特色产品知名度。七是商贸物流型乡镇:市商务局立足商贸流通行业,与康平县政府加强合作,开展产销对接工作。市商务局协调沈阳市家庭服务业协会,积极打造“入职带销”模式。组织我市32家企业参加第六届成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及开展招商活动,在4天的展期内,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沈阳大米节、农业招商座谈会、沈阳特色品牌农产品推介会、成都-沈阳现代农业合作签约仪式,还应邀参加了现代都市农业论坛。还组织了我市28家农业龙头企业参加了第二十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集中展示沈阳城市形象、宣传产业优势,高效对接全球优质客户和资本,有效促进了沈阳名优特新品牌农产品“走出去”。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我们在工作中还遇到实实在在的客观问题制约:一是土地资源比较紧张。用地指标成为特色乡镇建设工作推进的制约因素。二是建设资金相对缺乏。多数特色乡镇建设面临资金难题,基层单位资金紧张。三是产业特色有待加强。部分乡镇的产业特色不突出,部分乡镇生产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偏弱。四是资源集聚能力有待增强。部分乡镇专业性、技术型人才匮乏。五是群众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不强。
我们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好特色乡镇、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感谢您对我市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重视和关心。